《北京作家》

《北京作家》2018年第4期-總第38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8年第3期-總第37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8年第2期-總第36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8年第1期-總第35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7年第4期-總第34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7年第3期-總第33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7年第2期-總第32 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7年第1期-總第31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6年第4期-總第30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6年第3期-總第29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6年第2期-總第28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6年第1期-總第27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5年第4期-總第26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5年第3期-總第25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5年第2期-總第24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5年第1期-總第23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4年第4期-總第22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4年第3期-總第21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4年第2期-總第20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4年第1期-總第19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3年第4期-總第18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3年第3期-總第17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3年第2期-總第16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3年第1期-總第15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2年第4期-總第14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2年第3期-總第13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2年第2期-總第12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2年第1期-總第11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1年第4期-總第10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1年第3期-總第9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1年第2期-總第8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1年第1期-總第7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0年第4期-總第6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0年第3期-總第5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0年第2期-總第4期 《北京作家》2010年第1期-總第3期 《北京作家》2009年試刊第二期 《北京作家》2009年試刊第一期

在懷柔看山

作家:王 干
        四個(gè)窗戶里,都能看到山。這是我在懷柔居所里的一大景觀。
        陽臺上能看到山,臥室里能看到山,書房里也能看到山,連廚房里都能看到山。
        看到山,感到踏實(shí),感到穩(wěn)重 ,感到離天地那么近 。我出生在蘇北里下河平原上,從小沒見過山,不知道山長成什么模樣。我生在一個(gè)叫茅山的小鎮(zhèn),據(jù)說茅山曾經(jīng)有座山,但等我前些年去茅山看時(shí),茅山的山在“文革”學(xué)大寨時(shí)被夷為平地了。只是山下的廟尚在,香火猶存。
        到上中學(xué)時(shí) ,到泰州泰山公園去玩時(shí),滿以為會去見到山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只是公園的地勢比一般的地方高。還是沒有見到想象中的山。第一次見到山,是在鎮(zhèn)江的金山和焦山。對于生活在長江北岸的人們來說,鎮(zhèn)江的金山和焦山就像一個(gè)遙遠(yuǎn)的傳說,很親切,但不那么容易接近。這遙遠(yuǎn),這傳說,是由流傳多年的白蛇娘娘、許仙、法海的故事造就。等我登上金山和焦山,發(fā)現(xiàn)長江兩岸的距離是那么的近,江北的平原一線展開,而江南的遠(yuǎn)處則山連著山。
        揚(yáng)州人愛山,在蜀崗周圍建了平山堂,而在著名的瘦西湖則有“小金山”的景觀。平山之“山”,小金山之“山”,都是長江對岸借鎮(zhèn)江的山景。高郵和泰州一樣,也有泰山,但不是公園,而是泰山廟。泰山廟又叫文游臺,在高郵讀書和工作期間,我最愛的去處,便是這泰山廟,站在泰山廟的最高處,西望高郵湖上的點(diǎn)點(diǎn)白帆,東觀一望無際的里下河平原,確實(shí)有登泰山小天下的壯觀。
        到我結(jié)婚的時(shí)候,我們夫婦倆和幾個(gè)同學(xué)騎自行車來到了揚(yáng)州北郊的天山,這天山和新疆的天山比起來不是小巫見大巫的問題,而是一滴水與大海的關(guān)系。不過這天山和蘇中地區(qū)的山相比,確實(shí)可以稱得上是山,因?yàn)檫@山有石頭,不是土山,山下還有采石場。更重要的是天山不是我見到在公園的山,它是自然的存在,沒有人為的痕跡,用今天的話說,是原生態(tài)的。這天山又叫神居山,傳說當(dāng)年堯在此居住過,并且用天山的石頭創(chuàng)造了圍棋這樣偉大的文化。我回憶婚姻時(shí),總能想到那次登山的快樂。
        第一次到北京打動(dòng)我的居然是山,我在去八達(dá)嶺的路上,我第一次看到了北方的山,我知道了什么叫雄渾,什么叫力道,那些綿延的山是立著的,是張開胸膛的,我喜歡。當(dāng)時(shí)我寫過詩,來記錄這感受,一個(gè)來自水鄉(xiāng)的孩子,對北方群山的景仰和震撼。
        等我到北京來工作,才發(fā)現(xiàn)北京城里沒有山。唯一的一座山是景山,還是人工堆起來的。但在北京的背后,有郁郁蒼蒼的燕山山脈。一個(gè)天氣晴朗的上午,我在我們單位小街天橋上路過,抬頭一看,居然看到了清晰的西山仿佛近在咫尺,再往北看去,在城市的邊沿,一脈青山生動(dòng)如畫。這是北京的山,這是來自懷柔、昌平的山,是北京的圍墻。
        我下決心要親近這些山,要近距離的接近它們,靠近它們。2007年夏天,我在懷柔城邊的劉長各村,我的夢想成為現(xiàn)實(shí), 我可以在居所里自由地閱讀山,感受山;出門不久,穿過一片莊稼地, 還可以登山。辛棄疾的詞里說:“ 我見青山多嫵媚, 料青山見我應(yīng)如是。”懷柔的山,算不上嫵媚,尤其是冬天,青色褪去,甚至有點(diǎn)蒼黃,但并不荒涼,更不單調(diào),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姿態(tài),決不重復(fù)。不遠(yuǎn)處紅螺寺的亭峰熠熠生彩,紅螺湖水碧波清揚(yáng),待春回大地,這里更是如錦似繡。
        我把居所起名為觀山居,為觀山而居,居而觀山,山入我眼,山入我胸,更入我心。四扇窗戶,四個(gè)角度,四種山貌,若日光流轉(zhuǎn),山色有因時(shí)而變,景色因云而生,步步景不同,時(shí)時(shí)換意境。我入山中,山化我心。
        餓了,到村里吃碗水餃,來張煎餅,村民并不客氣,錢照收,但絕不多收。再去時(shí),招呼一聲,又來了,跟上次一樣,我點(diǎn)點(diǎn)頭,吃完,交錢??撮T的狗,熟了,懶得對我再表示親熱,在陽光下酣睡。
        沒有電視看,也沒有網(wǎng)上,我的眼睛遠(yuǎn)離這些視覺暴力的壓迫,在山色之間找到愉悅和輕松。當(dāng)然,書還是要看的,但幾乎全是過去看過的書?;孟胱约菏莻€(gè)古人,看山,讀書,偶爾寫作,也不用電腦,用筆和紙。不是逃避現(xiàn)代生活,也不是冒充自己有多高雅,也無心當(dāng)隱士,而是真正的休閑。眼睛閑了,心也會慢慢靜下來。
上一篇:螞 蟻

CopyRight © 2008~2013 版權(quán)所有北京作家協(xié)會
地址:北京前門西大街95號 郵編:100031 E-mail:bjzx@vip.163.com 京ICP備09025795號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瀏覽器 1024*768分辨率瀏覽本站